古人拉个屎,能有多野?

1896年,李鸿章在德国

01

李鸿章是中国第一个全球访问的外交特使,这次出使,影响特别大,留下了很多段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

一次,李鸿章和外国人在家酒店开会,开到一半,他想拉便便,赶紧问服务人员卫生间在哪。

进去一看,全是最新款的抽水式马桶。

李鸿章傻眼了,不知道该怎么用这玩意儿。

正在这时,一位外国大使进来了,臭味熏天。

这就尴尬了。

李鸿章赶紧掏出一枚金币,只要你不说出去,这钱归你。

02

每个人都得吃喝拉撒,在漫长的类历史上,拉便便可真是个技术活。

在远古时期,人们解决方便的方法是简单粗暴,跑到路边,裤子一趴,就开始了。

好在人的便便,易分解,要不然现在的我们随处都可以观摩老祖宗们的便便长啥样。

后来,人们发现,把便便拉路上不太好,又臭又不卫生,就随便挖了个坑,以后就拉坑里吧。

于是乎,路边田野,全是坑。

谁要一个不小心,呃,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5000年前的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遗址里就发现了坑厕。

到了春秋时期,老祖宗的厕所还是个坑。

但是,大家已经意识到,野外随意挖坑,太不文明了,说好的非礼勿视,万一便便的时候钻出个人,就不妙了。

再说,坑多了,不安全,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掉坑里呢?

老祖宗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先固定坑位,再插上几块木板,做成了一个简易的厕所。

有钱人的厕所简单点,达官贵人们的厕所就豪华点。

然而,是坑就有掉坑的风险。

当时的厕所是架空构筑的,坑也比较深,很容易失足坠陷、一命呜呼。

因此,墨子在《守城篇》特意告诫道:

“五十步一厕,与下同溷,入厕者不得操”。

千防万防,还是出了意外。

公元前581年,惨不忍睹的一幕发生了。

——《左传·成公十年》

晋景公光荣地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掉进粪坑里淹死的国君。

为他默哀三分钟。

03

蹲个坑都会死,这TM也太吓人了。

到了汉朝,拉便便突然有了一个质的飞越。

汉朝人在便槽前做一个一∏形扶手,蹲坑的时候可以抓住扶手,提高安全系数,还开了天窗和排气孔,甚至还分出了男厕女厕。

而且,汉代把猪圈叫做“圂”、“溷”。

豕就是猪,加个囗就是猪圈,圂就有厕所和猪圈两层含义。

当时的厕所都是架空的,粪坑常常与猪圈相连,这样人畜粪集中在一起,便于清理。

要不怎么说,老祖宗们有智慧呢。

这样大家上厕所,又安全又舒服了很多。

只是猪就可怜,天天都得和主人的大便呆一起。

公元前80年,汉武帝第三子燕王刘旦家的猪就不干了。

成群结队地冲出了厕所,毁坏了王府的大灶,把刘旦吓得不轻,大病一场。

“厕中豕群出,坏大官灶”

——《汉书·武五子传》

04

与此同时,汉朝还出现了一个让人喜极而泣的发——明便携式夜壶。

这种夜壶因为形状长得像老虎,又称虎子(有人说这是拿来喝的,谁敢喝啊)。

普通老百姓的虎子一般用木或陶做的,达官贵人则用金子、银子或玉做的。

“汉朝以玉为虎子,以为便器,使侍中执之,行幸以从。”

——《西京杂记·卷四》

虎子是个好东西啊,拉便便就方便多了,想蹲就蹲,想坐就坐,想在哪拉就在哪拉,都不带出房门的。

汉朝皇帝,每次拉便便,太监就抱着个虎子跟在皇帝后面,皇帝想干嘛就干嘛。

比如,汉武帝就经常一边上厕所一边和卫青聊天。

到了唐朝,为了避唐太祖李虎的名讳,便将“虎子”改为“马子”。

欧阳修在《归田录二》记载:

“燕王好坐木马子,坐则不下,或饥则便就其上饮食,往往乘兴奏乐於前,酣饮终日。”

燕王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贤王赵元俨,他坐的木马子就是用来拉屎的。

后来在普及过程,马子完成从壶到“桶”的转变,变成了马桶,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千百年来,马桶走进千家万户,最简单的马桶就是一种带盖的圆形木桶,再刷点桐油作为防水材料。

05

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人可没有中国人这么讲究。

拉便便的危险系数比中国春秋时期还高。

而且,欧洲人拉便便随意得很。

当时,欧洲有个说法叫“一箭之地”。

意思是,出门方便的时候,要离建筑物要有一个射程的距离。

谁要是没算好射程,搞不好屁股就会中箭。

哪怕是在城市里,也充满了危险。

欧洲人拉完便便,都是从自家窗户往外倒夜壶。

英国绅士们发明的长筒宽檐礼帽,就是为了挡风挡雨挡屎尿。

当时,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1631年—1700年)曾写了一首讽刺诗:

除非你已预先找好自己的位置,

否则再想寻欢作乐就为时已晚。

命运很多时候都是凑巧,

因为街上有醒着的窗户:

祈求万能的主、并料想不太可能

摊上便壶的份儿。

其实,中了诡异莫测的便便攻击只是小事。

欧洲特殊的拉便便方式,导致城市特别肮脏,特别容易滋生病菌,霍乱和黑死病(鼠疫)也变得特别厉害。

1347年至1353年的黑死病就干死了欧洲2500万人(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到了17世纪,黑死病都还是欧洲人头号杀手。

所以说,随地大小便真的能要人命。

06

1596年,一位英国小有名气的诗人约翰·哈林顿(1561年—1612年),再也无法忍受冲天的臭味打扰自己写作的思路。

他决定发明一种可以冲水,并直接把便便送到野外的夜壶。

于是,他设计了世界上的第一个抽水马桶,自豪地将其命名为埃杰克斯(《荷马史诗》中一位英雄)。

而后还写了《夜壶的蜕变》一书,详细描绘了他的抽水马桶设计。

最后,他自信满满地把自己的最新发明向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展示。

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和她的坐便器

然而,他毕竟不是工匠,制造技术还没练到家。

当女王刚一按冲水,喷水器变成了淋浴器,喷了女王一身。

女王当场就把他赶出王宫,坚决禁止在王宫安装抽水马桶。

后来,女王终于发现了这个新马桶的好处。

马上在王宫内安装了抽水马桶,并嘉奖了哈林顿爵士。

可是,由于伦敦没有自来水和良好的排污系统,所以抽水马桶并没有立刻普及开来。

07

1775年,英国的钟表师卡明斯在哈林顿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得储水器里的水每次用完后,能自动关住阀门,还能让水再自动灌满水箱,解决了哈林顿马桶的缺陷。

1778年,伦敦工匠布拉默把储水器改设在马桶上方,并在上面安装了一个把手,来控制储水器的出水阀门,还在马桶上装了盖。

抽水马桶开始在英国普及。

搞笑的是,率先发明并普及了抽水马桶的英国人也不忘嘲笑一下欧洲各国。

1796年英国漫画《国家厕所》

左上是英国人坐在自己的抽水马桶上;

右上的苏格兰人伏于水桶之上;

左下的法国人蹲的是茅坑;

右下的荷兰人直接排泄到池塘里,还在喂鸭子。

到1848年,英国出台《公共卫生法》,强制规定各大城市必须使用抽水马桶。

抽水马桶走进了英国千家万户。

08

问题在于,普及了抽水马桶的英国却没有建立城市排污系统,抽水马桶排出的便便,都是经下水道流入泰晤士河。

而且由于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城市人口暴增,19世纪初,伦敦就拥有上百万人口,到1858年,伦敦的人口已经达到了250万。

人一多,便便也多了。

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1858年夏天,伦敦爆发了著名的“大恶臭事件”,恶臭弥漫整个伦敦城。

所有人都受不了了,英国决定修建新的大型污水处理系统和泰晤士河堤以改善污水排放容量和地面交通。

英国人的便便不再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泰晤士河,而是沿着河道修建了排污管道。

1865年,英国完成了排污系统,欧洲各国紧随其后,欧洲人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拉便便了。

09

李鸿章真不知道抽水马桶是干嘛用的?

欧洲人为了讽刺而讽刺。

关键词: